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创制高效广谱的绿色杀虫剂,以(E)4,5-二氢-6-甲基4-(3-吡啶亚甲基氨基)-1,2,4-三嗪-3(2H)-酮(吡蚜酮)为先导,用带有不同电荷密度的五元、六元取代苯环或杂环取代其结构中的吡啶环部分,合成了10个全新的嘧啶酮类衍生物,特别对其中所包含的三嗪环和二氢喹唑啉酮合成部分进行了重点研究.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核磁共振氢谱、高分辨质谱及红外光谱的确认.初步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蚜虫Aphis craccivora未表现出明显的杀虫活性,初步暗示了先导化合物吡蚜酮结构中所含的吡啶环部分可能对其杀虫活性起了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吡唑并嘧啶及其衍生酮类的合成
吡唑并嘧啶
含氨杂环
除草剂
生物活性
中乌头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测定
二萜生物碱
结构修饰
生物活性
中乌头碱
新型胆固醇腙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初探
胆固醇
化学衍生
东方粘虫
杀虫活性
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农药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喹唑啉衍生物
合成
农药活性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嘧啶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
来源期刊 农药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嘧啶酮 吡蚜酮 合成 杀虫活性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9-434
页数 分类号 O626.4
字数 35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7303.2010.04.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晓勇 上海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 3 11 2.0 3.0
2 李忠 上海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 2 10 2.0 2.0
3 王宝珠 上海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 1 6 1.0 1.0
4 陶玉成 上海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 1 6 1.0 1.0
5 柯少勇 上海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 1 6 1.0 1.0
6 钱旭红 上海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嘧啶酮
吡蚜酮
合成
杀虫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药学学报
双月刊
1008-7303
11-3995/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
2-94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55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