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是对谢天振教授"翻译本体研究与翻译研究本体"一文的回应.文章指出西方译学研究三十年中经过数次转向又回归语言学的新趋势,也指出我国近二十多年来译学虽然经过几次范式转变,始终没有很好解决语言学问题的事实.作者认为语言问题是翻译中的核心问题,言语是包括文化信息在内的一切信息的裁体,所以文化研究也必须通过对文本的文化解读获得,而不是通过外在性研究获取.文章还阐述了文化转向的真实内.并提出三种译学进步模式:范式转换、问题四段式和视角转变.而文化转向只是译学研究中的视角转变,即属于第三种模式.
推荐文章
一种高效的分辨函数范式转换算法
粗糙集
分辨函数
合取范式
析取范式
初中语文读写教学的范式转换思考
初中语文
读写教学
阅读技巧
写作能力
从“科学共同体”看“工程共同体”--与李伯聪教授商榷
科学共同体
工程共同体
工程社会学
基于教学范式视角下的高效中学数学教学研究
教学范式
中学数学
高效教学
教师培养
教师专业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范式转换抑或视角转变——与谢天振教授商榷
来源期刊 中国翻译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反批评 文化转向 回归语言学 范式转换 视角转变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争鸣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5
页数 5页 分类号 H0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俊 58 1412 19.0 37.0
2 侯向群 8 27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反批评
文化转向
回归语言学
范式转换
视角转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翻译
双月刊
1000-873X
11-1354/H
16开
北京阜外百万庄大街24号
2-47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66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049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