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二氢呋喃喹啉酮类化合物对四种细菌的抑制作用,选用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作为测试菌;选用牛肉膏蛋白胨作为培养基;以化学合成的二氢呋喃喹啉酮化合物a~f为测试对象,采用抑菌圈试验测定样品抗菌活性,并根据所得抑菌率求得MIC50值.结果表明:对于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六个化合物的抑菌效果均一般.但是化合物f(含甲氧基)对于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尤其出色,远高于对大肠杆菌、金葡杆菌、枯草杆菌的抑菌效果,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推荐文章
芒果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及抑菌效果的研究
芒果叶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工艺
微波
均匀试验设计
抑菌
二氢查尔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二氢查尔酮
黄酮类化合物
合成
大球盖菇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及抑菌性研究
大球盖菇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率
抑菌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氢呋喃喹啉酮类化合物的抑菌效果
来源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生物碱 二氢呋喃喹啉酮 抑菌活性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3-484,501
页数 分类号 Q946.91|R285
字数 14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880.2010.03.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先明 武汉大学药学院 49 353 11.0 15.0
2 苏江涛 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 28 42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碱
二氢呋喃喹啉酮
抑菌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月刊
1001-6880
51-1335/Q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16号
62-10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04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