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湿化学法在Si衬底上生长了纳米棒结构的Co掺杂ZnO薄膜,并研究了掺杂浓度对生成样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这种湿化学法成本低廉、收益高、重复性良好.样品的XRD结果表明掺杂的ZnO没有出现杂相.SEM结果表明掺杂样品是由ZnO纳米棒团簇结构组成,且团簇的密度随着Co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薄膜的光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Co掺杂导致薄膜的带隙发生红移,同时也证明了Co原子有效地进入了ZnO晶格.
推荐文章
ZnO纳米棒薄膜的湿化学法制备及光致发光特性
ZnO纳米棒薄膜
湿化学法
低温退火
光致发光
发光二极管
电沉积Co掺杂ZnO薄膜的光致发光及磁性研究
Co掺杂ZnO薄膜
电沉积
光致发光
磁性
共沉淀法制备Co掺杂纳米ZnO及其表征
ZnO
Co掺杂
共沉淀
制备
光致发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o掺杂ZnO薄膜的湿化学法制备及其光致发光光谱
来源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Co掺杂ZnO薄膜 光致发光 湿化学法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5-1328
页数 分类号 O7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仲志国 南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27 148 7.0 11.0
2 王爱华 南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11 25 2.0 4.0
4 张兵临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材料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5 608 12.0 18.0
5 吕林霞 南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25 41 4.0 4.0
8 卢成 南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20 82 6.0 8.0
9 董向丹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材料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o掺杂ZnO薄膜
光致发光
湿化学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工晶体学报
月刊
1000-985X
11-2637/O7
16开
北京朝阳区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北京733信箱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2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8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