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报道了拟茎点霉P2-139 (Phomopsis sp.P2-139 )在前期培养基质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10,50和200 L发酵罐中培养条件和中试放大的研究结果.在10 L发酵罐中,P2-139菌株的最佳发酵培养基为:马铃薯240 g/L,葡萄糖75 g/L,陈海水20%(体积分数),pH自然.机械剪切力对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产生和产量影响不大.临界氧浓度和KLa测定结果表明,P2-139菌株生长的溶氧浓度(DO)值应维持在20%~30%以上才能保证菌株的正常生长和代谢;200 L罐中试放大DO值的控制为:发酵初期(0~96 h)20%以上,发酵中期(96~216 h)28%以上,发酵后期30%~60%;发酵基质为:马铃薯180 g/L,葡萄糖60 g/L,陈海水20%(体积分数),pH自然;发酵后期流加葡萄糖使残糖质量浓度控制在10 g/L左右.在此条件下,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产量可达120 mg/L以上.
推荐文章
溶析结晶纯化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溶析结晶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正交实验
反相柱层析制备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拟茎点霉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柱层析
分离纯化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发酵液预处理工艺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絮凝剂
β-葡聚糖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发酵放大及其溶氧参数的控制
来源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发酵放大 溶氧浓度 剪切力 中试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1-725
页数 分类号 Q93
字数 461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鹏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82 6415 41.0 71.0
2 宋思扬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3 541 15.0 22.0
3 郑忠辉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9 1112 16.0 32.0
4 黄耀坚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9 1031 14.0 31.0
5 沈月毛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 174 7.0 12.0
6 周显凤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发酵放大
溶氧浓度
剪切力
中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38-0479
35-1070/N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囊萤楼218-221室
34-8
193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4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17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