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博尔纳病病毒核蛋白在转染的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glial cell,OL)内的表达定位及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RT-PCR检测转染细胞内BDVp40的基因片段,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核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定位.应用MTT方法观察核蛋白对OL活性的影响.结果 在转染BDVp40基因片段的荧光表达质粒的OL内检测到BDVp40的基因片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提示核蛋白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中;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在细胞膜蛋白中存在核蛋白,而在细胞质中未检测到该蛋白;MTT法检测BDV核蛋白对OL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通过研究转染的OL内稳定表达了BDV核蛋白,并将其定位在细胞的结构蛋白中,尤其在细胞膜中含量更为丰富,说明其可能在细胞的信号转导或介导病毒感染人胞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BDV核蛋白对OL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BDV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之一.
推荐文章
少突胶质细胞电离辐射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少突胶质细胞
电离辐射
细胞与分子机制
低氧促进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内β-catenin积聚的机制
低氧
星形胶质细胞
Wnt
β-catenin
Akt
GSK-3β
蛋白脂蛋白在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蛋白脂蛋白
激活 PI3K/Akt 信号通路抗少突胶质细胞凋亡的研究
神经生长因子
PI3K/Akt 信号通路
少突胶质细胞
早产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DV核蛋白在少突胶质细胞内表达定位的基础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博尔纳病病毒 核蛋白 少突胶质细胞
年,卷(期) 201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6-820
页数 分类号 R3
字数 46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4-5101.2010.09.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鹏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270 2037 20.0 32.0
2 王振海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63 245 9.0 10.0
3 刘建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博尔纳病病毒
核蛋白
少突胶质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月刊
0254-5101
11-2309/R
大16开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海二路38号
2-5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64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