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中首先简要介绍了初至波旅行时LTI算法,并分析了该法的计算结果包含非直达波旅行时的原因,由此提出通过对射线方向进行控制实现直达波旅行时计算的方法.直达波旅行时计算步骤与初至波旅行时LTI算法的计算步骤基本一样,只有两个不同之处:其一,旅行时赋初值不同,对震源点以外的节点,初至波旅行时LTI算法赋予大干该节点初至波旅行时的值,而直达波旅行时LTI算法则赋予大干该节点直达波旅行时的值;其二,在每次更新节点旅行时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有波从某个低速地层传向某个高速地层,则在以后的计算中,判断射线是否是从该高速层指向该低速层,如果是则舍去该射线的旅行时.平层速度模型和具有起伏速度界面的多层模型算例说明,本文提出的直达波旅行时LTI迭代算法简单而有效,反射波射线追踪算例说明基于该算法可以进行大角度反射波射线追踪.
推荐文章
基于非线性插值的地震波旅行时计算
地震波旅行时
线性插值
非线性插值
计算精度
地震波旅行时非线性/线性联合插值法
射线追踪
地震波旅行时
线性插值
非线性插值
计算精度
非线性插值地震射线追踪方法
走时
射线追踪
LTI
非线性插值
多种射线路径
基于双线性插值的三维地震波旅行时计算
射线追踪
地震波旅行时
双线性插值
三维结构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直达波旅行时线性插值算法
来源期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初至波旅行时 直达波旅行时 线性插值 算法 费马原理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5-229
页数 分类号 P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光明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55 688 15.0 23.0
2 黄翼坚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6 54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初至波旅行时
直达波旅行时
线性插值
算法
费马原理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双月刊
1000-7210
13-1095/TE
大16开
河北省涿州市11信箱石油学会
196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35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