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海洋环境科学       
摘要:
初步比较了两种不同投喂方式(连续投喂方式和定期投喂方式)对麻痹性贝毒在栉孔扇贝和菲律宾蛤仔体内累积与排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投喂方式对麻痹性贝毒在菲律宾蛤仔体内的累积影响显著,相比于定期投喂方式,连续投喂方式不利于麻痹性贝毒在蛤仔体内的累积,且有助于贝毒的排出.而不同的投喂方式对麻痹性贝毒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累积也有影响,连续投喂方式下扇贝累积效应强于定期投喂方式,但不如对蛤仔的累积差异影响显著.此外,不同投喂方式也导致了麻痹性贝毒种类存在差异,连续投喂方式下蛤仔体内主要是GTX2,可能主要是由其他种类转化而来,定期投喂方式下主要为GTX1,而扇贝体内GTX4比例最高,连续投喂方式下扇贝体内GTX4的比例略高于定期投喂的,但累积与排出过程的毒素种类比例变化不显著.
推荐文章
麻痹性贝毒在栉孔扇贝体内短期的累积与排出过程
微小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毒
栉孔扇贝
累积
排出
转化
大连近岸海域经济贝类麻痹性贝毒分析
大连近岸
麻痹性贝毒
虾夷扇贝
麻痹性贝毒结合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投喂方式对麻痹性贝毒在贝类体内累积、转化及排出过程的比较
来源期刊 海洋环境科学 学科
关键词 投喂方式 麻痹性贝毒(PSP) 贝类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842,852
页数 分类号 Q3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336.2010.06.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宗灵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42 770 16.0 27.0
2 田华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17 176 6.0 13.0
3 高春蕾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9 40 5.0 5.0
4 焦玥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8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投喂方式
麻痹性贝毒(PSP)
贝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环境科学
双月刊
1007-6336
21-1168/X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1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64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