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同样使用了框架体系的中国传统木建筑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只有被还原至各自的文化背景之中,才能得到对各自代表的建筑空间的正确解读.交章针对中国传统木构框架体系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框架体系在建筑空间的组织上进行比较,论述了中国的传统木构框架体系中所隐藏的等级观念对建筑空间的影响,进而突出了文化背景在解读建筑传统时的决定性地位.
推荐文章
Gabor框架及其对偶框架的扰动
Gabor框架
稳定性
对偶Gabor框架
Bessel列
隧道衬砌背后空洞成因探究
隧道
空洞
安全性
背后山古滑坡对汉源老县城震害的影响
背后山古滑坡
震害调查
卓越周期
汉源老县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框架"的背后
来源期刊 中外建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梁柱系统 框架体系 自由平面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观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79
页数 分类号 TU399|TU-022
字数 19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422.2010.05.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鹤峰 南京大学建筑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梁柱系统
框架体系
自由平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建筑
月刊
1008-0422
43-1255/TU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
42-149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41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282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