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构成课程产生的历史来看,构成首先是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而存在。构成课程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设计,达成这一目的的途径是通过大量的分析、实验,进而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达成基础向设计的递进。
推荐文章
从“服务”角度重新认识智能城市
智能城市
服务
新理念
加速转化
对蒿的重新认识
青蒿
茵陈蒿
艾蒿
播娘蒿
茼蒿
认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回归本源:重新认识构成课在基础教学中的定位
来源期刊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构成 定位 思维方法
年,卷(期) 2010,(9X)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8-169
页数 2页 分类号 J50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林桦 1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构成
定位
思维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月刊
1008-2832
11-3909/J
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东街2号院经济日报社
80-887
出版文献量(篇)
14972
总下载数(次)
95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