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以大理至瑞丽铁路高黎贡山隧道为例,针对地热问题,对CSAMT法和MT法的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目的是提高物探对地热密切相关的深大断裂的探测精度.研究结论:(1)CSAMT法资料:把地下断面划分为断层、物探Ⅴ类(异常)、物探Ⅳ类(异常)、物探Ⅲ类(异常)和Ⅱ类五个区域;证实了黄草坝断裂的存在,为高黎贡山隧道方案的成立提供了可靠证据.(2)MT法资料:首次将MT法用于铁路隧道地热勘探,为提高资料横向分辨率,采用200 m点距的高密度间隔采集资料,而石油勘探和区域构造研究时,MT法的点距一般为1 000~10 000 m;为增强反演模型约束能力和反演结果可靠性,综合利用TE模式和TM模式数据进行一维OCCAM反演加二维NLCG反演处理;在高黎贡山隧道位置存在F7-1-F7-6六条深大断裂,均可能为地下热水通道,另在隧道DK 214+400位置深部,存在缝合带,缝合带近于直立并向下延伸至少30 km.
推荐文章
综合物探在隧道地表塌陷勘察中的应用
地表塌陷
隧道施工
高密度
瞬变电磁
三维可视化
CSAMT法在卧龙湖地热勘探中的应用
CSAMT法
地热勘探
断裂构造
反演解释
物探技术在焉耆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及效果
焉耆盆地
油气勘探
物探技术
层序地层解释
变速成图储层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物探在铁路隧道地热勘探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铁道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地热勘探 CSAMT法 MT法 隧道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隧道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1
页数 分类号 U212.2
字数 46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06.2011.0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坚 17 65 6.0 6.0
2 余年 8 77 5.0 8.0
3 罗世敏 3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热勘探
CSAMT法
MT法
隧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工程学报
月刊
1006-2106
11-3567/U
16开
北京市复兴路69号中国中铁广场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6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