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人类在互相杂居过程中,使用单语发展到双语。从语言使用的角度看,新疆各民族不同语言长期接触和相互影响产生了语言兼用和语言转用现象。其中既有少数民族兼通汉语,也有少数民族之间的语言互相兼通,形成了母语、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间相互兼用或兼通的局面,使新疆成为事实上双语和多语共存的区域。本文阐述新疆各民族的“双语兼通”情况及“双语兼通”对民族团结的作用。
推荐文章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民族
团结
教育
思考
实践
利用民族体育促进贵州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体育
贵州
中小学
民族团结教育
新时期广西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建设的实施策略研究
新时期
广西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建设
实施策略研究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挖掘和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民族团结
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语”教育对民族团结的作用
来源期刊 新疆社科信息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语言 汉语 民族团结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H211.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少数民族
语言
汉语
民族团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社科信息
双月刊
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246号
出版文献量(篇)
178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