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伊氏锥虫和路氏锥虫二重PCR鉴别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路氏锥虫18S rRNA基因和伊氏锥虫RoTat 1.2 VSG基因特异序列设计两对引物,通过优化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建立种特异二重PCR鉴别检测方法.结果 用建立的二重PCR鉴别检测方法能特异扩增路氏锥虫和伊氏锥虫目的 片段,大小分别为261 bp和482bp;路氏锥虫和伊氏锥虫的最低检出量分别均达1个虫体,检测日本血吸虫、杜氏利氏曼原虫与瑟氏泰勒虫等其他血液寄生虫均为阴性.结论 建立的二重PCR检测体系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路氏锥虫和伊氏锥虫的感染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推荐文章
二重PCR快速检测牛伊氏锥虫和牛巴贝斯虫的研究
二重PCR
牛伊氏锥虫
牛巴贝斯虫
快速检测
二重PCR快速检测牛伊氏锥虫和牛巴贝斯虫的研究
二重PCR
牛伊氏锥虫
牛巴贝斯虫
快速检测
安氏隐孢子虫ITS-1基因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安氏隐孢子虫
ITS-1基因
PCR检测
巢式PCR
奶牛附红细胞体和伊氏锥虫二重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附红细胞体
伊氏锥虫
二重PCR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伊氏锥虫与路氏锥虫二重PCR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
来源期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路氏锥虫 伊氏锥虫 PCR检测 原虫诊断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8-670,691,封3
页数 5页 分类号 S85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巍 59 466 10.0 19.0
2 张西臣 211 623 11.0 18.0
3 李建华 302 1731 21.0 33.0
4 刘畅 236 889 14.0 20.0
5 宫鹏涛 134 291 8.0 14.0
6 李赫 73 85 5.0 7.0
7 张国才 46 172 8.0 11.0
8 苏利波 4 13 1.0 3.0
9 范大为 3 1 1.0 1.0
10 王泽东 6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路氏锥虫
伊氏锥虫
PCR检测
原虫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月刊
1673-5234
11-5457/R
大16开
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楼中路11号
24-81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2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3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