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概述了193nm薄膜激光诱导损伤的研究进展.通过对紫外到深紫外波段几种典型薄膜损伤形貌的介绍,对比分析了193nm薄膜激光诱导损伤的可能原因.指出在该波段的氧化物薄膜损伤中,吸收是导致薄膜大块损伤的重要因素,而氟化物的薄膜损伤则是由沉积过程的膜层局部缺陷造成.根据薄膜样品的损伤分析表明,薄膜的某些制备参量与激光损伤阈值相关联.为提高薄膜元件的抗激光损伤能力,分别从薄膜材料的选择、膜系设计的完善以及沉积工艺的优化等3个方面出发,总结出改善薄膜激光损伤阈值的方法.
推荐文章
193nm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的研究
准分子激光
角膜
消融
扫描算法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法的空泡份额测量
空泡份额
测量技术
激光诱导荧光法
两相流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测定丹参中钙、镁离子含量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
丹参
激光诱导金属表面着色技术研究进展
激光表面处理
着色技术
金属
激光标记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3nm薄膜激光诱导损伤研究
来源期刊 激光技术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薄膜 193nm 损伤形貌 激光损伤阈值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评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8-311
页数 分类号 O484
字数 35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806.2011.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春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0 317 10.0 17.0
2 金春水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6 202 9.0 11.0
3 邓文渊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 187 7.0 13.0
4 常艳贺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8 1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薄膜
193nm
损伤形貌
激光损伤阈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激光技术
双月刊
1001-3806
51-1125/TN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238信箱
62-74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9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