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揭示驾驶员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的根本理论原因,本文分析了驾驶疲劳的形成过程及其机理.基于人因工程学角度,以疲劳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承担驾驶负荷的驾驶员身体系统,并把驾驶行为分为三个阶段,把每一阶段所产生的疲劳严格区分为精神疲劳和体力疲劳.根据驾驶疲劳的程度,把驾驶员的疲劳状况分为了四类,建立了驾驶疲劳累积模型.根据对驾驶疲劳形成的系统分析,概括了现阶段疲劳驾驶监测技术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了对疲劳驾驶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的建议.
推荐文章
汽车驾驶员疲劳检测装置设计
疲劳检测
视觉
DSP.DMA
节能减排汽车驾驶技术分析
汽车驾驶技术
节能减排
驾驶习惯
基于PVDF的汽车驾驶员心电呼吸监测系统研究
汽车驾驶员
疲劳驾驶
PVDF
心电呼吸
正压电效应
监测系统
汽车驾驶员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研究
汽车驾驶员
心理素质
行车安全
自我调节能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汽车驾驶疲劳分析及其监测
来源期刊 汽车科技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人因工程 驾驶疲劳 驾驶员身体系统 驾驶疲劳模型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设计·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8
页数 分类号 U461.91
字数 46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2550.2011.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戚基艳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6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16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因工程
驾驶疲劳
驾驶员身体系统
驾驶疲劳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汽车科技
双月刊
1005-2550
42-1323/U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三路东合中心B904
38-343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1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4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