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诠释论视角探讨冯友兰对哲学史的"形式依傍"与"比较研究"、对其诠释的"系统性"与"适度性"以及"哲学史的陈述性"与"哲学的创见"等几个重大关系问题的态度立场和理论贡献,并以此说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观对当前中国哲学史研究所出现的过度诠释倾向、模糊"整理中国传统哲学"与"发展中国哲学史界限"、乃至对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借鉴意义.
推荐文章
中国哲学史上的基本范畴之"五行"
中国哲学史
基本范畴
五行
黑格尔的哲学史观简述
黑格尔
哲学
哲学观
论吕祖谦心史哲学的基础结构及通天工夫
吕祖谦
历史
天道
浙学
20世纪以前建筑史与哲学史演变——读《新建筑入门》
隈研吾
《新建筑入门》
建筑矛盾性哲学
《负建筑》
环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诠释论视阈中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观
来源期刊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诠释论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观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哲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5
页数 分类号 B089.2
字数 87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2273.2011.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刚 河南理工大学政法学院 11 23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诠释论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4-2273
34-1303/G4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莲花路1688号
26-59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07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51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