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控制超大盾构工作井的变形和结构受力状态是跨江跨海盾构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技术难点.以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江北盾构始发工作井为例,通过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进行多因素系统分析,研究环梁厚度、连续墙厚度、内衬墙厚度和支撑截面对盾构工作井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的影响规律,得到各个支护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进行分析;对工程的材料成本进行量化分析,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基础上,提出材料成本最低的设计方案.研究成果表明: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确定工作井合理的支护参数可以大大减少计算数量,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获得最优的支护参数组合,达到技术、经济最优的效果.
推荐文章
上硬下软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力分析
盾构隧道
上硬下软地层
极限支护力
筒仓理论
极限平衡
数值模拟
软土地区盾构施工参数对土体位移影响的滞后性试验研究
盾构参数
土体位移
滞后效应
软土地层
软土地层TBM开挖面支护压力计算模型及可视化
TBM
开挖面支护压力
可视化
复合地层
考虑连续墙接头效应的软土大型盾构工作井稳定性分析
盾构工作井
地下连续墙
接头模型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软土地层大型盾构工作井合理支护参数研究
来源期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工作井 支护结构 参数研究 正交试验 成本分析
年,卷(期) 2011,(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35-1444
页数 分类号 U45
字数 913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卫忠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160 4821 40.0 61.0
3 郭小红 67 1608 19.0 39.0
4 乔春江 16 415 9.0 16.0
5 田洪铭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19 340 11.0 18.0
8 曹俊杰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10 167 8.0 10.0
9 耿亚梅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2 4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7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隧道工程
盾构工作井
支护结构
参数研究
正交试验
成本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月刊
1000-6915
42-1397/O3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小洪山岩土力学研究所
38-31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764
总下载数(次)
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