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用儿茶素和Ⅱ型噁唑烷为基本交联剂交联动物皮胶原,通过对交联后胶原热变性温度的考察探索了双组分交联剂的加入顺序、样品湿含量及溶剂处理对其热稳定性的影响;根据扫描电镜图像对热变性前后交联胶原的组织形态进行了观察,进而推测了交联胶原的热变性机理.结果发现:先儿茶素后噁唑烷顺序交联的胶原热稳定性较高,其热变性温度可达113.5℃;交联后胶原湿含量对其耐热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胶原的热稳定性随着湿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交联后胶原的贮存环境的pH对其热稳定性影响较明显,pH为10.0时其热变性温度可降低多达20℃;无论何种顺序处理,热变性后的胶原纤维杂乱而分散地堆积在皮内.
推荐文章
表儿茶素和儿茶素中羟基的选择性保护
表儿茶素
儿茶素
多酚化合物
羟基保护
喷雾干燥制备酯型儿茶素微胶囊
微胶囊
喷雾干燥
酯型儿茶素
乳化液
离子交换纤维吸附儿茶素的热力学
离子交换纤维
吸附热力学
儿茶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Ⅱ型噁唑烷-儿茶素固化皮胶原的特性表征
来源期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儿茶素 噁唑烷 胶原 改性 热稳定性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5-330
页数 分类号 O631
字数 511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单志华 宁波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197 900 14.0 20.0
3 邵双喜 宁波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58 242 8.0 12.0
4 王亚娟 宁波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25 115 6.0 9.0
8 郭军 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11 33 3.0 5.0
11 周国权 宁波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26 62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儿茶素
噁唑烷
胶原
改性
热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3-9015
33-1141/TQ
大16开
杭州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1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