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茵陈蒿汤水提和醇提组分的降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给大鼠灌胃脂肪乳制备高血脂模型,分别给模型大鼠灌胃高、中、低剂量的茵陈蒿汤水提、醇提组分连续21 d,测定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比较,血清TG、TC、LDL-C含量极显著升高(P<0.001),HDL-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茵陈蒿汤水提组分高、中剂量组血脂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1或P<0.05),醇提组分各剂量组均有明显改善(P<0.001或P<0.01),醇提组分模型大鼠血脂各项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水提组分.结论:茵陈蒿汤水提组分、醇提组分均有较强的降血脂作用,但醇提组分的降脂作用优于水提组分.
推荐文章
茵陈蒿汤调节胆汁酸代谢并干预阻塞性黄疸大鼠肝细胞线粒体DNA损伤的研究
胆汁淤积
黄疸,阻塞性
胆红素
胆汁酸类和盐类
DNA,线粒体
茵陈蒿汤
肝疾病
茵陈蒿汤中茵陈、大黄的核心作用
茵陈
大黄
茵陈蒿汤
核心作用
茵陈蒿汤近年临床运用
伤寒论
古方研究
茵陈蒿汤
临床运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茵陈蒿汤不同组分降脂作用的比较
来源期刊 山东中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茵陈蒿汤 水提组分 醇提组分 降脂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42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天易 15 71 6.0 8.0
2 闫琴 7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2)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茵陈蒿汤
水提组分
醇提组分
降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中医杂志
月刊
0257-358X
37-1164/R
大16开
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山东中医药大学
24-04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497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