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影响热裂解液化过程的因素(输入功率、压差、氩气流量和进料率)为网络输入,热裂解液化产物为网络输出,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法对玉米秸秆热裂解液化产物产率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将预测结果与非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输出值与试验值间的相对误差总体上在5%之内,说明模拟预测的效果较好.对BP神经网络模型法与非线性回归方法的预测结果对比分析显示:在试验数据范围内,BP神经网络模型对玉米秸秆热裂解3种产物产率的预测值更接近试验值,计算精度比非线性回归方法略高.
推荐文章
不同热裂解温度下ZSM-5对玉米秸秆催化热裂解烃类选择性影响
玉米秸秆
ZSM-5
热裂解
TGA
Py-GC/MS
烃类选择性
玉米秸秆水热炭化产物特性演变分析
玉米秸秆
水热炭化
傅里叶红外光谱
热重分析
不同涂布率再造烟叶热裂解产物比较分析
再造烟叶
涂布率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裂解产物
LNK三元熔盐热裂解水稻秸秆的研究
水稻秸秆
熔盐
热裂解
能源化
高值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秸秆热裂解产物产率预测分析
来源期刊 农业机械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热裂解 神经网络模型 产率 预测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农村能源与生物质资源利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123,185
页数 分类号 TK6
字数 23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11.09.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庆玉 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86 767 15.0 23.0
2 易维明 山东理工大学清洁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35 2013 23.0 38.0
3 张春梅 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24 367 10.0 19.0
4 张文基 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11 63 5.0 7.0
5 柏雪卫 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1 4 1.0 1.0
6 来世鹏 2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6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秸秆
热裂解
神经网络模型
产率
预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机械学报
月刊
1000-1298
11-1964/S
大16开
北京德外北沙滩1号6信箱
2-363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7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1744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