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萧伯纳,作为费编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其戏剧作品《卖花女》中,通过描写上层社会的语言学家息金斯对下层社会卖花女伊莉莎进行半年的语言实验,使她犹如上层社会贵妇般出现在众人面前,以这种语言改造的形式论述其通过温和渐进的方式改良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心思想。
推荐文章
从文化差异透视外语教学的文化语言观
语言
文化
文化差异
文化语言观
外语学习
归因论视域下的英语语言学课程改革探索
归因论
语言学课程教学
合理归因观
论杜威的课程观
杜威
课程观
逻辑性
整体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卖花女》中语言差异下的阶级观
来源期刊 文艺生活:下旬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费编主义 语言实验 改良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世界文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0
页数 分类号 I106
字数 169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静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9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费编主义
语言实验
改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生活·下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95
总下载数(次)
1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