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荣格为代表的原型批评认为文学作品总会体现作家心中积淀的集体无意识,从而使作品更具有民族特点。中国的神话源远流长,对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与西方民族有很大的不同,从而形成了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生死观。萧红的《呼兰河传》是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本文笔者试从《呼兰河传》中所体现的生死观角度出发,探讨作品本身对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的继承,具体的说是与我们民族传统的生死观的关系。
推荐文章
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现状的探究
家庭教育
生死观
生命教育
心理辅导
叙事医学视角下的生死观及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生死观
叙事医学
中医学
临终关怀
生死观教育融入急诊临床护理教学的途径探讨
急诊临床护理教学
生死观教育
生死态度
428名大学生生死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
生死观
分析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呼兰河传》对传统生死观的继承
来源期刊 学周刊:B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生死 民族性 生命韧性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4-194
页数 分类号 I207.42
字数 229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时翠敏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死
民族性
生命韧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学周刊B版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75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