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测量并分析了Er3+∶PLZT电光陶瓷的吸收光谱和上转换光谱,利用Dexter理论和速率方程理论研究了该材料的发光特性.通过Dexter理论计算得到4I13/2+4I13/2→4I9/2+4I15/2( ET1)和4I11/2+4I11/2→ 4I15/2+4F7/2(ET2)能量传递过程的交叉驰豫几率分别为2.06×105 s-1和1.61 ×105 s-1.以此为基础,结合Er3+跃迁的动力学模型,利用速率方程讨论了交叉驰豫过程对4 I13/2,4I11/2,4I9/2能级上离子数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ET1和ET2交叉驰豫过程将会使4I13/2能级粒子数大幅度减少,不利于1550hm发光,而对800 nm的发光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推荐文章
掺钕PLZT电光陶瓷的光辐射特性
掺钕PLZT陶瓷
Judd-Ofelt理论
辐射特性
上转换
掺铒光纤放大器
掺铒光纤放大器
密集波分复用
增益平坦
信号
环形腔掺铒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理论与实验研究
掺铒光纤
光纤激光器
环形腔
耦合比
增强硅中掺饵发光强度的途径研究
掺铒硅
发光二极管
发光效率
石英光纤通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掺铒PLZT电光陶瓷发光特性
来源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发光特性 PLZT陶瓷 Dexter理论 交叉驰豫几率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5-170
页数 分类号 O433
字数 343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志强 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 46 105 5.0 8.0
2 冯卓宏 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 44 110 5.0 8.0
3 林林 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 38 65 4.0 7.0
4 王哲哲 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 7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发光特性
PLZT陶瓷
Dexter理论
交叉驰豫几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工晶体学报
月刊
1000-985X
11-2637/O7
16开
北京朝阳区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北京733信箱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2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8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