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虚拟存在"是当代网络技术的核心词。先有虚无意识才会有虚拟。虚拟是人们为了模拟和创造更理想的现实,并且超越现实的主动行为,它并非虚无、虚妄、虚幻。"虚拟存在"是对现实存在的平衡,它关乎人们的现实生存、生产方式及竞争效益、个人发展等等重要方面。尤其在审美意义上,"虚拟存在"为人们提供了直通现实存在的审美平台,使得人们能够在"虚拟存在"中来满足、延伸自己的愿望而弥补现实中的缺憾,并且让心智潜能自由舒展。"虚拟存在"开启了技术与艺术一体化的航程。
推荐文章
罗素研究真理的方法论分析及现实意义
逻辑分析法
分析
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
陶瓷习俗及其现实意义浅论
民俗
陶瓷习俗
形成
外部特征
现实意义
英汉对比理论的建立及现实意义
英汉
对比理论
现实意义
略论朱熹伦理观及其现实意义
朱熹
政治伦理
教育伦理
现实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虚拟存在的现实意义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上半月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审美意义 虚拟 网络技术 现实存在 超越现实 现实生存 竞争效益 生产方式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审美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2
页数 分类号 B01
字数 78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2592.2012.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建生 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39 39 3.0 5.0
2 吕在 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审美意义
虚拟
网络技术
现实存在
超越现实
现实生存
竞争效益
生产方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上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77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83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