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航空工程进展       
摘要:
为研究组合抽吸对跨音速压气机稳定性的作用,以NAsARotor35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模拟手段深入分析了不同抽吸方案对该压气机稳定性以及流场结构的影响效应,数值计算采用商业软件NUMECA结合S-A模型,求解定常NS方程组。研究结果表明:叶表和端壁组合抽吸不仅对压气机的压比和效率性能有较大的提升,同时对压气机内部的流动失稳机制有抑制作用,是一种可行的流动失稳控制策略;叶表抽吸缝主要是吸除叶片吸力面附面层内的低能高熵流体提高压气机的效率,端壁抽吸主要是吸除叶顶内低能高熵流体,改善叶顶复杂流动结构,进而扩大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
推荐文章
跨音速压气机附面层组合抽吸方案对比分析
跨音速压气机
NASA Rotor35
附面层抽吸
组合抽吸
组合压气机性能和气动稳定性计算分析
组合压气机
性能
稳定性
数值计算
跨音速压气机间隙流与处理机匣相互作用分析
轴流压气机
跨音速
顶部泄漏流
处理机匣
跨音速压气机附面层组合抽吸方案对比分析
跨音速压气机
NASA Rotor35
附面层抽吸
组合抽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组合抽吸对跨音速压气机稳定性影响分析
来源期刊 航空工程进展 学科
关键词 跨音速压气机 附面层抽吸 抽吸位置 流动稳定性 组合抽吸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航空动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1-356
页数 6页 分类号 V23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190.2012.03.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掩刚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67 424 12.0 16.0
2 任思源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11 56 5.0 7.0
3 国睿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6 40 4.0 6.0
4 赵龙波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6 58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跨音速压气机
附面层抽吸
抽吸位置
流动稳定性
组合抽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空工程进展
双月刊
1674-8190
61-1479/V
大16开
201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38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