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航空工程进展       
摘要:
以NASA Rotor35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模拟方法深入研究了叶表抽吸和端壁抽吸的不同抽吸组合布局对该跨音速压气机流场结构以及其性能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抽吸组合在不同的抽吸量下均使压气机的压比和效率有所提高,相对叶表抽吸或端壁抽吸,其在较大的抽吸量时对压气机性能的提升较大,在抽吸量Sc=2.0%时最佳抽吸组合可使压比提高2.04%,效率提高9.53%.组合抽吸有效的将叶表抽吸和端壁抽吸的抽吸效果结合在一起,吸除了叶片吸力面和近端壁处的低能流体,从而对整个叶片通道的附面层分离高发区流动进行控制,有效的改善了压气机流动结构,提高了压气机的性能.
推荐文章
组合抽吸对跨音速压气机稳定性影响分析
跨音速压气机
附面层抽吸
抽吸位置
流动稳定性
组合抽吸
组合抽吸对跨音速压气机稳定性影响分析
跨音速压气机
附面层抽吸
抽吸位置
流动稳定性
组合抽吸
压气机转子叶片附面层抽吸的参数化研究
抽吸流
激波结构
分离流动
流动控制
数值模拟
压气机跨音速叶栅叶型的数值模拟
跨音速压气机
叶型
气动优化
数值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跨音速压气机附面层组合抽吸方案对比分析
来源期刊 航空工程进展 学科
关键词 跨音速压气机 NASA Rotor35 附面层抽吸 组合抽吸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动力与机载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109,126
页数 分类号 V23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190.2011.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掩刚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67 424 12.0 16.0
2 高光良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7 41 3.0 6.0
3 牛楠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7 68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6)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跨音速压气机
NASA Rotor35
附面层抽吸
组合抽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空工程进展
双月刊
1674-8190
61-1479/V
大16开
201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3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0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