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历史原因,以帕舒卡尼斯为代表的苏联早期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并不为我们真正熟悉和了解,对其论证“法律消亡”而建立的“法律的商品交换理论”也有许多误解.通过分析西方学者对其思想进行的批判,以及比较其与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联系与差异,我们发现其从商品社会的交换关系切入,研究和分析作为法律的规范形式之现实意义及商品关系与法律关系的重要联系,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启示.而在对具有普遍性的法律概念的理解上,帕舒卡尼斯的很多观点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并且与富勒等人的西方法学思想可以产生关联,分享不少共识.但帕舒卡尼斯在“资产阶级法律必然消亡”的论述目标上,构成了与西方法学意识形态的本质区别,并由此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立场提供了智识支持.
推荐文章
论市场转型与能源法律革新
市场转型
《能源法》
产权经济
制度转型
垄断
论服装品牌淡化现象及其法律对策
驰名商标他人淡化
驰名商标自我淡化
多元化品牌策略
淡化的法律对策
论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的法律适用
有名合同
无名合同
类推适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法律消亡”与“法律连续性”的理论关联——论富勒支持帕舒卡尼斯的原由及其限度
来源期刊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学科
关键词 帕舒卡尼斯 法律消亡 法律的商品交换理论 法律的道德性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法学理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1
页数 1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海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9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帕舒卡尼斯
法律消亡
法律的商品交换理论
法律的道德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半年刊
978-7-5118-4652-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1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