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直流辉光放电质谱(dc-GD-MS)测定多晶硅中关键杂质元素的相对灵敏度因子(RSF).标样制作过程中主要是在连续通入氩气条件下将固定量的非标准多晶硅样品熔化,向硅熔体中均匀掺入浓度范围为1~30 μg/g的关键杂质元素(如B和P),采用快速固化法制成标样;再将制成的标准样品加工成一系列适合GD-MS扁平池(Flat Cell)的片状样品(20 mm×20 mm×2mm).采用二次离子质谱法(SI-MS)对标准样品中关键掺杂元素进行多次定量测定,取平均值作为关键杂质元素的精确含量.优化一系列质谱条件后,运用GD-MS对标样中关键掺杂元素的离子强度进行多次测定,计算平均结果,得到未校正的表观浓度,利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出关键杂质元素的相对灵敏度因子.
推荐文章
直流辉光放电质谱法测定氧化铝中的杂质元素
直流辉光放电质谱法(dc-GDMS)
氧化铝粉末
压片
归一化
杂质元素
辉光放电质谱法相对灵敏度因子影响因素研究
辉光放电质谱法(GDMS)
相对灵敏度因子(RSF)
影响因素
采用ICP质谱法测定海绵钯中的杂质元素
海绵钯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内标元素
基体效应
相对标准偏差
辉光放电质谱法测定高纯锌中痕量杂质元素
辉光放电质谱法
高纯锌
痕量元素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直流辉光放电质谱法测定多晶硅中关键杂质元素的相对灵敏度因子
来源期刊 分析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直流辉光放电质谱 多晶硅 杂质元素 相对灵敏度因子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1
页数 分类号 O657.63
字数 44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96.2012.1065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品刚 100 1104 18.0 30.0
2 刘洁 47 612 10.0 24.0
6 钱荣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质谱中心 10 53 4.0 7.0
7 斯琴毕力格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 27 3.0 3.0
8 卓尚军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直流辉光放电质谱
多晶硅
杂质元素
相对灵敏度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化学
月刊
0253-3820
22-1125/O6
大16开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12-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236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