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上了年纪的,也许还能知道"私塾"这个概念,中青年人可能就对"私塾"不甚了了了。"私塾"是新中国成立前,旧社会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私塾"一般只有一名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方法,没有一定教材和学习年限。新中国成立前,即使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华东地区,如江苏、浙江等省的乡村地区,小学也是凤毛麟角,只有大的集镇才有一所公立小学,因此大多数农民子弟求学读书都是在“私塾”。我就读过两年多“私塾”,下面就“私塾”的具体情况作一回忆。
推荐文章
私塾与学堂:清末民初吉林教育的二元结构
清末民初
教育改革
二元结构
传统私塾教学质量探析
私塾
教学质量
设置方式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中的"指导性记忆"
数学技能
创造能力
积极情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记忆中的私塾
来源期刊 钟山风雨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私塾 新中国成立 记忆 教学方法 公立小学 学习年限 华东地区 文化比较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往事追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0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29.299
字数 286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私塾
新中国成立
记忆
教学方法
公立小学
学习年限
华东地区
文化比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钟山风雨
双月刊
1009-9077
32-1623/K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西路68—1号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2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