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上火"是人体常见的不适现象,系体内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尤其在炎热的夏季,中老年人容易发生"上火"现象,环境的高温与体内的上火二者相加,容易加重慢性疾病,引发心脑血管事件.所以夏季须防内火,出现轻微的上火现象,只要及时对症调理就可以很快恢复. 一、清胃火 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胃部灼热疼痛、腹胀、口干口臭、大便稀烂或便秘、牙龈肿痛、胃口不好等.胃火还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口干、舌红、少苔、胃口不好、便秘、腹胀;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苦、口疮、舌苔黄厚、大便干硬. 胃火即是胃热,对于嗜酒,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等饮食不当引起的火气,中医称之为胃火.通常是由湿热、食滞两方面原因造成.轻微胃火盛者,好像永远吃不饱,其实是胃热给大脑的错觉;到火盛至某个阶段,胃部出现发炎现象,就会变成什么都吃不下,可以说是物极必反. 中医认为,胃火旺应当遵循清热导滞的原则.首先要节制饮食,太过热性的东西少吃,甜腻的食物少吃,注意增加绿色蔬菜与时令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并且适当注意口腔卫生.药疗方面实火可用川黄连3克、栀子3克、莲子芯1.5克、竹叶3克,水煎代茶来泻胃火;虚火可用麦冬9克、天花粉6克、石斛6克、乌梅6克,水煎代茶来补胃阴.黄连上清丸也有良好的清胃火的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炎夏须防上火
来源期刊 健康指南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5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健康指南
月刊
1002-7270
11-1758/R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北京大学医学部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5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