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马克思政治思想的独特在于他从现代性与理想性的张力关系来认识和把握政治.一方面,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政治的特性与本质--与强制性权力、国家紧密相关(以国家为中心),即现代国家政治;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建构其未来的理想社会中又呈现了与这一理想社会相融合的政治特性--即与理想社会秩序、人的自主能力和交往能力完满相结合意义上的政治(以社会为中心),从而使他的政治思想具有了理想性的特征.因而,我们对马克思政治思想的探究,既要把握政治作为国家强制性权力的现代性,也要把握政治作为人类自我治理需要的理想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认识二者之间的张力关系.
推荐文章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视域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位问题
马克思
现代性
中国传统文化
身位
马克思的资本批判与人学思想
资本批判
人的本质
解放和自由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解读
马克思主义人学
视域
思想政治教育
解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现代性到理想性:马克思政治思想的张力
来源期刊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马克思 政治 现代性 理想性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公共管理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4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574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施惠玲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7 171 6.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克思
政治
现代性
理想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820
65-1034/G4
大16开
乌鲁木齐胜利路14号
58-12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7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233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