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设计了一种大鼠神经信道桥接、信号再生和功能重建的实验方案.首先对脊髓适当位置进行功能电激励,诱发控制左腿动作的坐骨神经信号;然后,将此信号作为微电子神经桥的信号源,经微电子神经桥放大处理后施加于离断的右腿坐骨神经远端,从而使瘫痪的右腿产生动作.对控制左腿动作的坐骨神经信号和再生后的右腿神经信号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再生前的信号相比,再生后的信号在时间上存在延迟,且两者的相干函数值为0.89,符合因果关系.这种设计方案既避免了因生物体组织传导可能引入的伪迹,又克服了因控制运动的神经信号中编、解码未知所造成的困难;此外,运用控制动作的原始神经信号作为控制信号源,使重建更精细、协调的动作行为成为可能.
推荐文章
用微电子神经桥实现受控脊蟾蜍运动功能重建的研究
微电子神经桥(MENB)
神经功能重建
脊蟾蜍
康复训练
采用微电子神经桥实现的异体神经功能重建
神经功能重建
肌电信号
微电子神经桥
相干函数
神经功能重建治疗对脑梗死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脑梗死
神经功能重建
肢体功能
康复
大鼠副神经及其分支和膈神经主干运动纤维含量的研究
副神经
膈神经
组织化学
神经移位
SD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微电子神经桥实现大鼠运动功能重建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电子神经桥 神经功能重建 信号再生 相干性分析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3-84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4|Q426
字数 35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505.2012.05.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志功 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 342 2153 20.0 29.0
2 沈晓燕 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33 77 4.0 7.0
4 吕晓迎 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9 289 10.0 15.0
5 姜正林 南通大学航海医学研究所 67 348 10.0 14.0
6 赵鑫泰 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 5 17 2.0 4.0
9 黄宗浩 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 5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7)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电子神经桥
神经功能重建
信号再生
相干性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1-0505
32-1178/N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2号
28-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1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713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