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介绍了一种利用湿法化学腐蚀方法在125mm×125mm硅衬底上制备的具有超低光学减反的效率为12.68%的纳米线表面结构太阳电池.除了表面结构的制备过程,该电池其余的工艺均采用传统生产线工艺(包括铝背场的制备、负电极的制备).在300~1000nm波段,纳米线结构的反射率低于3%;同时相比金字塔绒面结构,吸收率也提高了近10%.根据外量子效率测试,分析了所制备电池的基本性能,并讨论了纳米表面结构太阳电池比传统金字塔绒面电池效率低的原因.分析表明,合适的钝化及电极制备工艺对纳米表面结构电池性能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推荐文章
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氮化硅表面钝化研究
太阳电池
表面钝化
SiNx:H
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基于硅纳米线的PEDOT:PSS/Si杂化太阳电池 结构优化及实验研究
硅纳米线(SiNWs)
PEDOT:PSS/Si杂化太阳电池
结构优化
晶体硅太阳电池减反射膜的研究
太阳电池
PECVD
减反射
氮化硅薄膜
氢化纳米硅薄膜及其太阳电池
纳米硅
太阳电池
薄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低减反纳米结构对晶体硅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太阳能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纳米线 反射率 太阳电池 外量子效率 钝化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45-18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383|TM914.4
字数 251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昊峰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0 34 4.0 5.0
2 贾锐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29 160 6.0 11.0
3 陈晨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68 446 12.0 18.0
4 刘新宇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41 717 13.0 18.0
5 叶甜春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200 911 14.0 18.0
6 金智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30 92 5.0 8.0
7 窦丙飞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4 5 1.0 2.0
8 岳会会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线
反射率
太阳电池
外量子效率
钝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阳能学报
月刊
0254-0096
11-2082/TK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2-16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6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7780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