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建立了伞-弹系统减速稳定段的动力学模型,回避了多体动力学传统的研究方法在伞-弹系统建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详细给出了应用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建立铅垂平面内伞-弹系统模型的建模过程,推导了伞-弹系统的传递矩阵和传递方程.通过算例将建立的伞-弹系统模型和采用牛顿-欧拉法建立的伞-弹系统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吻合度好,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正确性以及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应用在减速伞-子导弹系统中的可行性.
推荐文章
刚柔多体系统动力学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
刚柔多体系统
传递矩阵
状态矢量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弹—伞系统动态特性仿真
弹-伞系统
多体动力学
动力学模型
基于传递矩阵法的涡轮泵转子系统瞬态动力学特性预测和分析
涡轮泵
转子系统
瞬态动力学特性
传递矩阵法
雷伞系统5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空投鱼雷
火箭助飞鱼雷
降落伞动力学
雷伞系统
动力学模型
5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的伞-弹系统动力学模型
来源期刊 宇航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降落伞 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 多体动力学 飞行动力学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飞行器设计与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8
页数 分类号 V212
字数 41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3/j.issn.1000-1328.2012.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胜景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79 499 13.0 17.0
2 杨春雷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0 25 4.0 5.0
3 高峰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20 227 6.0 15.0
4 师娇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3 3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7)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降落伞
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
多体动力学
飞行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宇航学报
月刊
1000-1328
11-2053/V
16开
北京838信箱
2-16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87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