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为何会让我们过目不忘呢?还不是因为他那一身寒酸的长衫,那一口文绉绉的话语;施耐庵笔下的鲁提辖,为何会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呢?还不是因为他那怒不可遏的动作,那义愤填膺的性情……精彩的描写,令无数文学人物的形象鲜活至今。遗憾的是,同学们的作文里,总是难以见到那种让人眼睛一亮的人物。
推荐文章
从《金岳霖先生》浅谈描写人物的方法
描写人物
汪曾祺
金岳霖
从学生习作看细节描写
习作
语言
神态
浅议《水浒传》人物描写方法的运用
《水浒传》
人物描写方法
探讨研究
写出人物的特点
外貌描写
个性特点
动物
神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精描细绘令人物宛若眼前——从“缺少描写”到“描写出彩”
来源期刊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文学人物 描写 孔乙己 施耐庵 作文 同学
年,卷(期) 2012,(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2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3.3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学人物
描写
孔乙己
施耐庵
作文
同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月刊
1009-8569
32-1616/G0
南京市玄武门太平门街53号
28-246
出版文献量(篇)
471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