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了解大连市场上居民日常消费的经济鱼类受重金属汞、砷的污染水平并初步评估其暴露风险,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大连市售的11种经济鱼类体内的汞、砷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1种鱼类汞、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3和0.30 mg/kg,低于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限量标准,但其中孔瑶受污染程度较其他鱼类明显偏高,汞、砷含量高达0.68和2.16 mg/kg,占PTWI比分别为107.94%和4.9%,汞摄入过量的风险性较高。鱼体内汞、砷的含量与其食性、来源及生态分布方式有关。肉食性鱼类高于杂食和草食性鱼类;海水鱼普遍高于淡水鱼,尤其是近海捕捞鱼类污染程度最高;底栖鱼类污染水平高于中、上层鱼类。因此,大连市售鱼类食用安全性较好,但近海捕捞的底栖肉食性鱼类孔瑶应减少食用量,需引起重视加强安全监管。
推荐文章
广州市典型食用鱼类甲基汞含量及风险评估
淡水鱼类
海水鱼类
甲基汞
风险评估
广东沿岸牡蛎体内总汞含量变动趋势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重金属
牡蛎
健康风险评价
广东沿海
松花江鱼类中汞含量的演变趋势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松花江
鱼类
演变趋势
生态风险评价
2010年自贡市市售食品汞含量调查
食品
污染物
农贸市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连市售经济鱼类体内汞、砷含量特征及其暴露风险分析
来源期刊 食品与营养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含量 风险分析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S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含量
风险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与营养科学
季刊
2166-613X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250
总下载数(次)
309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