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美是源自天性的追求。美的教育才能贯穿天性之始终。要从发掘教育之美向美的教育行进。 教育之关,在于营造校园之美。校园物美是教育之美的情境基础。万物皆有形,物随人意才会生美。所以维果茨基才说“艺术开始于形式开始的地方”,这里的“形式”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美的设计,由此生成的物象形态才有美感,才能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使学校的每一堵墙壁都说话”。为此,校园规划当是美的,校园绿化应是美的,在那些美的校园,校无裸土,树木参天,乃至,路也是感性的,丘山起伏,曲径通幽。因意赋形,校园的每个景点,都能读出一段故事,过道走廊也是“会呼吸”的,一切都洋溢着文化的意义。校园物美,寓示青春年华;花样年华,沐浴于校园的情境之美。
推荐文章
践行“幸福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想路径
“幸福教育”
校园文化
文化建设
创建幸福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幸福校园
师生
共同成长
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和策论
幸福教育
小学班主任
德育工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让教育之美蓬勃幸福校园
来源期刊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校园规划 教育才能 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 维果茨基 “形式” 校园绿化 天性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
页数 1页 分类号 G40-01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斌 65 42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校园规划
教育才能
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
维果茨基
“形式”
校园绿化
天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
月刊
1005-6009
32-1410/G4
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28-486
出版文献量(篇)
193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