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日,鞠建华研究员团队通过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灰绿霉素和绿灰霉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结构以转运蛋白基因sgvT2为中心,上游区段负责绿灰霉素合成、下游区段负责合成绿灰霉素的域,在两个区段外则是调控基因和抗性基因区。研究人员运用RT-PCR技术对野生型和突变株进行分析,
推荐文章
雷帕霉素生物合成及其分子调控的研究进展
雷帕霉素
生物合成
杂合Ⅰ型PKS/NPRS
调控机制
带棒链霉菌中头霉素C生物合成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带棒链霉菌
头霉素C
生物合成
调控机制
台勾霉素及其类似物的作用机制与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台勾霉素
结构类似物
作用机制
生物合成
基因工程改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灰绿霉素和绿灰霉素高效协同抗菌性的生物合成与调控机制被揭示
来源期刊 科技与生活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生物合成 调控机制 基因组测序 抗菌 协同 PCR技术 生物信息 研究人员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5
页数 1页 分类号 Q98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合成
调控机制
基因组测序
抗菌
协同
PCR技术
生物信息
研究人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技与生活
半月刊
1673-9671
11-5595/N
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8号
出版文献量(篇)
1824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