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 异氟烷和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都能负性调节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活性,但经由的途径不同.异氟烷是一种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结合于甘氨酸靶点,而CO2通过细胞外酸化抑制NMDA受体通道.在大鼠体内异氟烷和CO2表现了最小肺泡有效浓度的加和,但是我们假定由于它们作用于不同靶点,体外抑制NMDA受体通道时并不能表现出加和性.方法 NMDA受体由蛙卵母细胞表达,实验采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并分别检测在有CO2和无CO2时引起NMDA应答的甘氨酸浓度.分别作出异氟烷、H+、CO2和氯胺酮的浓度-应答曲线,代表对NMDA的抑制作用,并用希尔方程计算出各自的EC50.结果 如果NMDA产生的通道抑制效果在统计学上差异没有超过50%,可再加入含有1/2 EC50的二联药物制剂.1/2 EC50二联药物制剂降低了NMDA受体通道的部分基线,结果如下(平均值±SD,n =5~6卵母细胞/次):CO2+H+(51%±5%),CO2+异氟烷(54%±5%),H++异氟烷(51%±3%),CO2+氯胺酮(67%±8%),H++氯胺酮(64%±2%).结论 与我们之前的假定推断相反,CO2和异氟烷对NMDA受体的抑制作用有相加效应.可能的机制是,CO2酸化调节了NMDA受体的pH敏感环路,进而改变了GluNl亚基上甘氨酸靶点的亲和性.然而,氯胺酮既可以和CO2也可以与H+发挥协同作用抑制NMDA受体.药物作用的不同机制带来对受体的相加或协同作用.不能武断地通过相加作用判断麻醉剂分子机制的共同性.
推荐文章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影像学特征分析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海马
磁共振成像
PET-CT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氯胺酮抑制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表达
吗啡依赖
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拮抗剂和抑制剂
氯胺酮/药理学
物质禁断综合征/药物疗法
N-甲基-D-天冬氨酸型谷氨酸受体的调节与氰化物中枢毒作用
N-甲基-D-天冬氨酸型受体
神经兴奋毒性
氰化物中枢毒作用
谷氨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麻醉剂的相加效应是否表明其具有针对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相同分子机制?
来源期刊 麻醉与镇痛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5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麻醉与镇痛
双月刊
1673-3134
11-5377/R
北京市东单三条9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