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基于对译的语形对位、义项对应和语用对等特点的分析,从符号学的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角度剖析了对译的本质属性,考察了对译在全译体系中的地位及关系,最终对其内涵做出厘定.
推荐文章
试谈可译和不可译
翻译
可译性
不可译性
湖泊底泥释氮预测模型及释氮控制研究
双龙湖
富营养化
内源污染
底泥
释氮
模型
试谈可译和不可译
翻译
可译性
不可译性
不同厚度石英对α射线的热释光响应
石英
剂量
热释光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释“对译”
来源期刊 上海翻译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对译 全译 内涵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翻译理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4
页数 3页 分类号 H059
字数 377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对译
全译
内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翻译
双月刊
1672-9358
31-1937/H
大16开
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33信箱
4-58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19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