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潮气量及呼气末正压(PEEP)机械通气对复苏后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探讨心肺复苏后的机械通气策略.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心搏骤停后复苏后综合征患者36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1、A2、A3、B1、B2、B3组,每组6例.A1组采用低潮气量(6 ml/kg)+低PEEP(3 cm H2O),A2组采用低潮气量(6 ml/kg)+中等PEEP(6 cm H2O),A3组采用低潮气量(6 ml/kg)+高PEEP(12 cm H2O),B1组采用常规潮气量(10 ml/kg)+低PEEP(3 cm H2O),B2组采用常规潮气量(10 ml/kg)+中等PEEP(6 cm H2O),B3组采用常规潮气量(10 ml/kg)+高PEEP(12 cm H2O).自主循环恢复后开始计时,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1 h、6 h、12 h、24 h时氧合指数(OI)、血气分析[pH值、动脉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中心静脉压(CVP)、维持基础平均动脉压(MAP)所需多巴胺剂量、心率(HR)、肝肾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评分).结果 (1)各组组内24 h时PO2、OI与1 h、6 h、12 h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A2、A3组,B1组与B2、B3组各时点PO2、O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6 h时CVP最高、维持基础MPA所需多巴胺剂量最高、HR最快,12~24 h时CVP逐渐降低、维持基础MPA所需多巴胺剂量逐渐降低、HR逐渐减慢,与1 h、24 h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1 h时ALT、TBiL、Cr水平与12 h、24 h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pH值在6 h时均升高至正常,在6 h后又逐渐下降,A2组1 h、24 h时pH值与6 h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12 h、24 h时pH值、ALT、TBiL、Cr水平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24 h内GCS评分均处于较低水平,A2组1 h时GCS评分与12 h、24 h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12 h、24 h时GCS评分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潮气量(6 ml/kg)+中等PEEP(6 cm H2O)可能是心肺复苏后24 h内较为合理的机械通气策略.
推荐文章
低潮气量、呼吸末正压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
机械通气
低潮气量
呼吸末正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低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在肝肺综合征患者肝移植期的临床应用
肝移植
肝肺综合征
潮气量
正压呼吸
器官移植
低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对单肺通气呼吸功能的影响
低潮气量
呼气末正压
单肺通气
呼吸功能
肺泡复张策略对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单肺通气患者氧合的影响
肺泡复张策略
潮气量
呼气末正压
单肺通气
氧合
动态肺顺应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潮气量及呼气末正压机械通气对复苏后综合征患者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复苏后综合征 通气机,机械 潮气量 呼吸末正压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1-5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59.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3.02.04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春水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57 203 7.0 12.0
2 黄亮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141 491 11.0 14.0
3 刘勇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95 548 12.0 17.0
4 杨继斌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15 93 6.0 9.0
5 熊华威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20 120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84)
二级引证文献  (53)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肺复苏术
复苏后综合征
通气机,机械
潮气量
呼吸末正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全科医学
旬刊
1007-9572
13-1222/R
大16开
199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368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