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旨在构建一种能快速、有效检测不同细胞中差异表达的非编码小RNA的方法.以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非癌乳腺上皮细胞HBL100为材料,用RNA分离试剂盒分离获得长度为18-100 nt的RNA片段,3'端添加poly(A)尾后利用smart技术进行反转录,在反转录体系中加入生物素标记的dATP,得到单链cDNA;结合生物素-磁珠分离技术将cDNA与待测RNA进行消减杂交并以U6为内参验证消减结果;最后利用巢式PCR扩增杂交产物,PCR产物插入T载体后,挑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结果显示,总RNA按不同大小片段分离富集后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于100 nt以下显示较亮条带;以U6为内参检测杂交效率,杂交后U6于33个循环时可见少量扩增条带;杂交产物经巢式PCR和电泳表明在100nt范围内有明显条带,得到差异表达的非编码小RNA.经过改良的消减杂交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检测不同标本中差异表达的非编码小RNA.
推荐文章
非编码RNA与表达调控作用
非编码RNA(ncRNA)
反式RNA
长非编码RNA
调控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NS5ABP37的反式调节基因
抑制性消减杂交
NS5ABP37
丙型肝炎病毒
cDNA文库
抑制性消减杂交筛选食道癌相关基因
食道癌
SSH
特异表达基因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HBxAg蛋白结合蛋白XBP1的上调基因
XBP1基因
HepG2细胞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反式调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良消减杂交技术用以筛选差异表达非编码小RNA的应用初探
来源期刊 生物技术通报 学科
关键词 非编码小RNA 消减杂交 乳腺癌细胞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150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燕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生化与细胞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33 91 5.0 6.0
2 陈锦珍 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普外科 8 27 4.0 5.0
3 彭莉萍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生化与细胞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5 10 2.0 3.0
4 刘星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生化与细胞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13 24 3.0 4.0
5 罗镇明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生化与细胞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2 3 1.0 1.0
6 周天会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生化与细胞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编码小RNA
消减杂交
乳腺癌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技术通报
月刊
1002-5464
11-2396/Q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18-9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80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539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