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磷酸川芎嗪自制缓释滴丸与市售普通片在兔体内的药动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取1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组,自身交叉对照、单剂量口服150mg磷酸川芎嗪自制缓释滴丸与市售普通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磷酸川芎嗪的浓度,应用DAS 2.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磷酸川芎嗪自制缓释滴丸与市售普通片的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4.17 ±0.41)h和(1.08±0.49)h,Cmax分别为(3.240±0.471)mg·L-1和(6.125±0.298)mg·L-1;AUC0-∞分别为(38.549±2.408)mg·L-1·h和(33.067±2.214)mg·L-1·h;与市售普通片相比,缓释滴丸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6.58 ±10.24)%.结论 磷酸川芎嗪缓释滴丸较市售普通片tmax明显延长,AUC0-∞较高,说明缓释滴丸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推荐文章
两种磷酸川芎嗪制剂的人体药动学与生物等效性比较
川芎嗪,磷酸
药动学
生物等效性
色谱法,高效液相
固相萃取
川芎嗪长循环脂质体与普通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川芎嗪
长循环脂质体
生物利用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磷酸川芎嗪缓释滴丸的制备
磷酸川芎嗪
滴丸
包衣
溴新斯的明缓释片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溴新斯的明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磷酸川芎嗪缓释滴丸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来源期刊 广东药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磷酸川芎嗪 缓释 滴丸 药动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药剂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3-2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65
字数 24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783.2013.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霍钻云 佛山市中医院药剂科 4 9 2.0 3.0
2 吴声振 佛山市中医院药剂科 20 53 5.0 6.0
3 雷凯君 佛山市中医院药剂科 27 74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0)
共引文献  (8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磷酸川芎嗪
缓释
滴丸
药动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6-8783
44-1733/R
大16开
广州市大学城外环东路280号
46-14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8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38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