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煅烧的方法制备了Ag-掺杂的石墨型氮化碳(Ag/g-C3N4)材料.通过考查银与三聚氰胺的质量比,最终以6.25%作为最佳掺杂银量来制备此材料.同时本文也报道了该材料的光致发光(PL)行为,该行为对微量的Cu2+的检测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其检测限可达1 nmol·L-1.可见,我们制备的这种材料为微量的Cu2+的检测提供了一个简单而方便的方法.
推荐文章
富纳米硅氮化硅薄膜光致发光机制
纳米硅
氮化硅薄膜
光致发光
发光机制
新型非金属光催化剂--石墨型氮化碳的研究进展
氮化碳
催化剂
太阳能
制氢
降解
ZnO纳米棒Al掺杂和A1,N共掺杂的制备技术与光致发光性能
铝掺杂
铝氮共掺杂
氧化锌纳米棒
光致发光
反蛋白石结构石墨型氮化碳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研究
石墨型氮化碳
光子晶体
光催化降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g掺杂的石墨型氮化碳材料光致发光性能的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Ag/g-C3N4 光致发光
年,卷(期) 2013,(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0-1474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57.3
字数 197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丹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89 534 11.0 19.0
5 黄英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77 278 9.0 11.0
6 李芳芳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9 36 5.0 6.0
7 聂锦丽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1 7 1.0 1.0
8 李展鹏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1 7 1.0 1.0
9 朱晓琼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4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g/g-C3N4
光致发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