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人类发展史,儿童越来越受到重视.瑞典女教育家爱伦·凯(Ellen Key)倡导20世纪应当成为"儿童的世纪".在这个世纪,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世界各国也陆续颁布了《儿童宪章》、《儿童宣言》和《儿童保护条例》等.人们致力于从政策法规和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入手,尊重和保障儿童的各项权益,关爱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兴起了关于儿童烦恼的大量研究.研究者认为,如果你为一个孩子的福利而担忧,就有责任采取行动关注儿童的烦恼.[1]然而,儿童烦恼研究在我国还未获得应有的重视.鉴于此,本文拟对西方儿童烦恼的类型、成因和对策研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应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