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瘤胃液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2×3交叉试验设计,根据胎次、平均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选择18头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分为泌乳前期(产后15~100 d)组、泌乳中期(产后112~175 d)组、泌乳后期(产后200 ~230 d)组,每组6个重复,根据实测的牛场温湿指数(THI)变化,采用热应激与非热应激的自身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与非热应激期相比,热应激极显著提高了泌乳前期组奶牛瘤胃液各类微生物数量(P<0.01),极显著提高了泌乳后期组奶牛瘤胃液黄化瘤胃球菌数量和泌乳中期组的产琥珀酸拟杆菌数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泌乳中、后期组的总细菌数量、白色瘤胃球菌数量和泌乳后期组的产琥珀酸拟杆菌数量(P<0.01).整个热应激期THI与泌乳前期组奶牛瘤胃液总细菌数量(P<0.01)、厌氧真菌数量(P<0.05)、白色瘤胃球菌数量(P<0.01)和黄化瘤胃球菌数量(P<0.05)有较强的相关性,而THI与泌乳中、后期组奶牛的这些指标相关性较差.综上所述:1)泌乳前期组奶牛热应激期的瘤胃液各类微生物数量均极显著高于非热应激期,但对泌乳中、后期组的各类微生物数量影响无规律性.2)泌乳前期组奶牛瘤胃液微生物数量对热应激的反应更敏感.
推荐文章
热应激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及其与奶牛生产性能的关系
奶牛
热应激
瘤胃微生物
瘤胃内环境
生产性能
热应激奶牛瘤胃液中嗜淀粉杆菌的含量
奶牛
瘤胃
热应激
嗜淀粉杆菌
实时定量PCR
茶皂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茶皂素
奶牛
瘤胃发酵
微生物区系
小花棘豆黄酮对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小花棘豆
绵羊
黄酮
瘤胃
微生物数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应激对奶牛瘤胃液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热应激 奶牛 瘤胃 微生物数量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反刍动物营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4-34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823
字数 68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67x.2013.0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山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动物营养研究所 35 175 8.0 11.0
2 姚焰础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动物营养研究所 32 233 9.0 14.0
3 高民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动物营养研究所 158 1389 18.0 31.0
4 杜瑞平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动物营养研究所 39 256 10.0 14.0
5 温雅俐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动物营养研究所 13 79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126)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5)
193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应激
奶牛
瘤胃
微生物数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营养学报
月刊
1006-267X
11-5461/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5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578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