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西厢记》是中国戏剧史上的标杆,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天下夺魁”的佳作.它以瑰丽的艺术魅力和犀利的思想锋芒在中国文学史和社会生活中永远闪耀着灿烂迷人的色彩并呈现出一种多元审美价值的张力. 《西厢记》大胆地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响亮口号,这可谓是《西厢记》主题思想的点睛之笔.它写出了爱情的生命力,也写出了礼教的腐朽,突出了争取婚姻自主、反抗封建礼教束缚的主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实甫创作思想的进步性.但与此同时,在崔张婚姻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结局的处理上,又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体现出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一种妥协.所以《西厢记》的主题思想表现出相互矛盾、相向撕扯的二重性,本文将尝试对《西厢记》主题思想的二重性及其原因进行简要探析.
推荐文章
浅议祥林嫂悲剧的二重性
悲剧
性格
二重性
妇女命运
妇女解放
艺术鉴赏
试比较《西厢记》与《牡丹亭》
西厢记
牡丹亭
比较
教学二重性与教学智慧
教学二重性
教学智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厢记》主题思想的二重性及其成因
来源期刊 文学教育(下) 学科
关键词 《西厢记》 主题思想 二重性 进步性 局限性 原因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鉴赏者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491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忠睿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5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厢记》
主题思想
二重性
进步性
局限性
原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学教育(下)
月刊
1672-3996
42-1768/I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38-423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7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84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