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时核酸提取体系中加入样本量的不同和不同反应体系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乙肝检测患者DNA定量结果为低拷贝数(10-103copies/ml)和高拷贝数(105-107copies/ml)样本各10例,分别按2种核酸提取体系及2种反应体系分为4组进行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10例低拷贝数样本减少反应体系后只有3例检出有反应,由于反应体系的减小造成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1;即使增加提取核酸时加入的样本量,结果仍然存在差异,P<0.01.10例高拷贝数的样本改变提取核酸时加入的样本量及最终的反应体系,各组的算术平均值在0.43-2.31倍之间,数量级变化<1.结论 反应体系过小会造成低拷贝数样本出现假阴性,所以要保证反应体系中加入足够的提取出的核酸以确保样本HBV-DNA的检出率.
推荐文章
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乙肝DNA检测的影响因素
实时荧光定量PCR
乙肝DNA
影响因素
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检测乳腺肿瘤同源异型盒基因的应用
定量PCR
荧光
乳腺肿瘤
同源异型盒基因
拟南芥CHS基因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拟南芥
查耳酮合成酶基因
基因表达定量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反应体系对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核酸结果影响的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实验诊断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反应体系 HBV-DNA 荧光定量PCR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7-8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Q512.62
字数 174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曦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检验科 21 112 6.0 10.0
2 郭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检验科 48 322 9.0 15.0
3 姚兴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检验科 19 57 6.0 6.0
4 李慧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检验科 12 90 6.0 9.0
5 李宝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检验科 18 50 6.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2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反应体系
HBV-DNA
荧光定量PC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验诊断学
月刊
1007-4287
22-1257/R
大16开
长春市仙台大街126号
12-172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40
总下载数(次)
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