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可能世界理论是认知诗学中解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新角度。在认知诗学理论中,把包括文学作品的一段话语划分为三个世界:处于最基础的第一个层次的是“话语世界”,其中的参与者既可能是近距离的,也可能是相距很远的;既可能是同时代的,也可能是跨越古今的。话语世界的参与者将话语事件在自己的心目中进行分析与整合,形成了有参与者特色的心理表征,叫“文本世界”,这是第二个层次。之后,文本世界开始发展,建构出属于建构者的各种不同的“可能世界”,这是第三个层次。在阅读小说时,话语世界指的就是作者所构建的小说文本本身。小说文本被读者阅读后,读者会很自然地在头脑中根据自己的认知体验对其进行整合与分析,形成自己心目中的小说,此时产生了读者心中的文本世界。之后,读者根据文本世界的内容,对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进行思考、分析与理解,这样就形成了作者心中的可能世界。
推荐文章
解读"中国制造——世界合作"
'中国制造'
广告
传播
启示
创新理论解读方式增强人生观教育效果
创新
理论解读
人生观
教学效果
从波伏娃《第二性》的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廊桥遗梦》
廊桥遗梦
波伏娃
第二性
女性主义
女性困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可能世界理论角度解读《人生》
来源期刊 芒种:下半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可能世界理论 《人生》 解读 读者阅读 文本世界 小说文本 文学作品 认知诗学
年,卷(期) 2013,(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5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7.4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哲 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6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可能世界理论
《人生》
解读
读者阅读
文本世界
小说文本
文学作品
认知诗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芒种:下半月
月刊
1003-9309
21-1040/I
沈阳市和平区北三经街66号
8-318
出版文献量(篇)
5768
总下载数(次)
6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