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热喷涂和喷丸新型复合技术涂层的组织结构和摩擦学性能.方法 在发动机主要摩擦副零件表面制备涂层,对其表面和横截面组织进行金相和SEM观察分析,对处理前后零件进行尺寸、硬度、摩擦系数及发动机台架试验测试分析.结果 零件表面形貌得到明显改善,但涂层膜状组织不明显,新技术对零件尺寸和硬度影响不大,涂层使零件表面动摩擦系数略有增加,由0.142增加至0.152,但其波动性变小,沉积涂层导致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变差.结论 通过对复合工艺参数的调整,将制得兼具热喷涂与喷丸两种工艺优势的涂层,则热喷涂新技术将不失为一种优良的表面处理工艺.
推荐文章
降低发动机二氧化碳排放的减摩技术
车用发动机
二氧化碳减排
降低摩擦
摩擦因数
效率
柴油发动机隔振方面的仿真研究
柴油发动机
隔振系统
模糊控制
仿真
热声发动机在低温余热利用方面的研究
余热利用
热声发动机
板叠
起振温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喷涂新技术在发动机减摩性能方面的应用和研究
来源期刊 表面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热喷涂和喷丸 复合工艺 表面形貌 动摩擦系数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8,130
页数 分类号 TH117.1|TG174.4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焦孟旺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 41 3.0 6.0
2 魏元生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7 166 7.0 12.0
3 杨红新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13 88 5.0 9.0
4 王刚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1 48 3.0 6.0
5 李贺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 38 2.0 6.0
6 贡泽飞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 36 2.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14)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26)
二级引证文献  (96)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8(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9(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喷涂和喷丸
复合工艺
表面形貌
动摩擦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表面技术
月刊
1001-3660
50-1083/TG
16开
重庆市2331信箱(重庆市九龙破区石桥铺渝州路33号)
78-3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47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34163
论文1v1指导